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北京科技大学第446期学生业余党校暨38期党员轮训班外出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来源:  日期:2025-04-24  点击量:

4月24日,北京科技大学第446期学生业余党校暨第38期学生党员轮训班成功举行外出实践参观活动,学生党员以及业余党校学员100余人乘车集中前往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

图片1.png

5fd5855972369edbb1dd60113a4a7914.png

803cf5327a9c1929b48d5bcaced2d197.png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文化结合区,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守正创新,担当培育科学文化、涵养优良学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使命,向更广区域、更大范围和网络空间拓展,促进科学家精神宣传体系建设,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科学家精神展教活动及联合展览、研讨、研学等活动,切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博物馆中,学生党员与培训班学员们集中参观了博物馆内的珍贵馆藏,其中包括王选生平事迹展专题展、“问天逐梦”沉浸式数字展等多项专题展览。

“家国情怀”专题展区内,黄大年写给学生的书信中“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笔迹仍清晰可见,南仁东为FAST选址时穿破的登山鞋上沾满泥土,钟南山抗疫期间的工作证静静陈列……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无声传递着科学家们“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参观结束时,在“科学誓言”电子屏前,我们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们自发写下“强国有我”“生逢其时、使命在肩”的承诺,科学与人文精神在此完成代际传递。

返程途中,同学们回味无穷,议论纷纷,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38期党员轮训班学员 范景翔:

站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展厅里,那些泛黄的手稿与朴素的实验仪器静静诉说着共和国科学家的精神密码。指尖轻触玻璃展柜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冰冷的器物里,凝结着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为炽热的信仰力量。钱学森放弃优渥待遇毅然归国的船票,屠呦呦团队筛选过的数百个青蒿样本,南仁东记录"中国天眼"建设过程的笔记本...每个展品都在叩击着我的灵魂。作为学生党员,我忽然懂得真正的党性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这种甘坐冷板凳的坚守,是把个人理想熔铸进国家需求的觉悟。

离开展馆时,夕阳为"两弹一星"功勋墙镀上金边。我摸着胸前的党徽,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员的身份不是光环,而是需要用一生去书写的责任状。

446期学生业余党校学员 刘佳妮:

在党校组织的参观中,踏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犹如翻开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展厅内,从古代四大发明到现代科技突破,泛黄手稿、珍贵仪器、模拟场景,生动展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

他们或隐姓埋名攻克技术难题,或经年累月扎根科研一线,以赤子之心和创新智慧,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此次参观,让我深刻领悟到科学精神的崇高,更坚定了在工作中传承这种精神,以务实担当、创新进取践行使命的决心。

3bf2e420a6d525677d407e991bd4ae0c.png

这座博物馆不仅是科技成就的展示平台,更构建起科学家精神传承的立体坐标。它用有温度的故事替代冰冷的说教,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变得可感可知。展望未来,学院将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创新发展,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 计通NEWS
  • 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