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
教师详情
  • 个人信息
    郭娜

    Guo Na

    系      所:
    |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办公地点:
    机电信息楼727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guona2023@ustb.edu.cn
    本 科 课 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B(双语)
    研究生课程:
    科 研 方 向:
    具身智能 医疗机器人 医学图像 柔性机器人 手术导航
    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第二届委员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专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 简   历

    教育经历

    2005.09—2009.06,北京科技大学,本科

    2009.09—2012.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

    2015.09—202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2.09—2014.06,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师

    2014.07—2015.08,北京德康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2016.11—2018.12, 苏州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 , 总经理(联合创始人 )

    2020.07—2023.06, 清华大学, 计算机系, 博士后

    2024.01—2025.07, 北京科技大学, 计通学院, 特聘副教授(人才引进)

    2024.07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 计通学院, 长聘副教授

     

    学术与职业发展

    师从手术机器人领域知名专家王田苗教授、孙富春教授,深耕手术机器人研究十余年;苏州铸正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曾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海淀联合 、北京科协青年沙龙、创新特区、清华大学精准外科计划等各类纵向/横向课题十余项,近 5 年主持科研经费超 500 万,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授权专利三十余项。

    入选获中国博士后基金 “站前” 特别资助、北京科技新星交叉项目(2025),获姑苏紧缺人才称号。相关研究成果入选 “十三五” 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主导研发的骨科机器人获 2 项三类医疗器械证,服务患者超千人,培育 3 家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技术突破:

    · 柔性机器人刚度调控:构建分层刚度调控理论体系与刚度数学模型,揭示位移刚度变化规律;提出仿生膝关节多模态刚度协同架构,使扭转刚度提升 150%、轴向负载能力提高 70%。

    · “解剖约束 - 数据驱动” 融合配准框架:构建含 8 类骨性标志及解剖轴线特征的数字化知识图谱,建立解剖先验与影像特征动态耦合模型,实现 0.8mm/30s 导航精度,缩短手术时间 1/3,自主生成截骨角度最优解集。

    近五年聚焦三大关键技术解决手术机器人应用核心问题:临床信息数智化表征、术中柔性机器人变刚度技术、超声引导的医疗机器人。

  • 代表性论文

    代表性论文(近五年,通讯/一作):

    1. Guo N, Li T, Pan J, Zhang H, Guan S, Guo J, Li H, Li Y, Xu T, Sun F. Physics-guided domain adaptation for surgical image restoration under heterogeneous aerosol degradation[J]. Information Fusion, 2026, 126(Part A): 103533. DOI: 10.1016/j.inffus.2025.103533( 一作,IF. 15.5JCR 一区/中科院,清华大学计算机A+级期刊)

    2. Guo N. High-resolution fundus images for ophthalmomics and ear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diction[J]. Scientific Data, 2025, 12(1): 1-10.( 一作,IF. 6.9JCR 一区/中科院二区)

    3. Guo N. Discuss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layer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the best recover of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Smart materials, variable structures, and intelligent therapeutic planning[J].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2022, 10: 987654. (一作,IF. 5.8,JCR一区/中科院二区)

    4. Gong A J, Fu W, Li H, et al. A Siamese ResNeXt network for predicting carotid intimal thickness of patients with T2DM from fundus images[J].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2024, 15: 1364519. (共通,IF4.6JCR 二区/中科院三区)

    5. Guo, T. Wang, B. Yang, L. Hu, H. Liu and Y. Wang, An Online Calibration Method for Microsoft HoloLens. IEEE Access, vol. 7, pp. 101795-101803, 2019, doi: 10.1109/ACCESS.2019.2930701(一作,IF 3.5, JCR二区/中科院三区,引用27)

    专著

    机器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及应用:基于深度学习[专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副主编)

  • 科研业绩

    纵向项目:

    科研类

    1. 脊柱内镜机器人的仿生变刚度超声骨刀构型设计与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培育项目,2025-07至2028-06, L252123,主持,在研

    2. 口腔正畸弓丝弯制智能机器人研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合作课题, 2025-07 至 2027-06,20250484989,主持,在研

    3. 人工智能驱动的手术机器人:技术、临床与商业研究,北京市科协青年沙龙,2025.10-2026.03,主持,在研

    4. 面向安全性的柔性手术机器人多机协同控制与自主操作技术研究,2024年度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学科交叉研究项目,2025-01至2026-12, FRF-IDRY-24-021,主持,在研

    5. 气管镜机器人的人机共享技能学习,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站前)特别资助,2020-08至2023-06, 2020TQ0168,主持,已结题

    6. 向异构医疗机器人的技能学习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C类),2022-01 至 2024-12, 62103224,主持,已结题

    7. XX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特区,2020-06 至 2021-12, 主持,已结题

    8. 微创脊柱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基金(应用示范类),2018-1至 2020-12, 主持,已结题

     

    教学类

     

    9. 依托华为 “智能基座” 项目成果 促进《计算机视觉》课程创新,北京科技大学,2025-04 至 2027-04,批文号校研发〔2025〕14号,主持,在研

     

     

    横向项目:

    1. 矿山爆破起爆弹自主制作机器人,苏州苏州艾利特机器人有限公司,2025.07至今,2025-1021,主持,在研

    2.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技术服务协议,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2024-11至今, 2024-1647,主持,在研

    3. 基于变色龙舌尖猎食机理的人机融合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示范,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2021-04 至 2024-04, 2020GQG0006,课题主持,已结题

    4. 刚-柔-软耦合结构与变刚度手术机器人,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重点项目,2022-06 至 2025-05, 2020GQG0006,课题主持,已结题

    5. 智能气管镜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清华大学精准外科计划,2020-08 至 2023-07, 2020GQG0006,课题主持,已结题

     

    6. NOTES手术机器人研制及应用范式研究,清华大学精准外科计划,2022-08 至 2025-07, 2020GQG0006,课题主持,已结题

  • 获得奖励/专利

    获奖(个人)

    1. 入选中国博士后基金“站前”特别资助

    2. 入选北科科技新星交叉合作

    3. 姑苏紧缺人才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获奖(指导教师)

    1. 第十八届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先进技术赛道创新组三等奖

    2. 第十八届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先进技术赛道创业组三等奖

     

    授权专利(排名前三)

    1. 一种柔性机械臂关节,发明专利,专利号 202411671378.4,2025.01(第一发明人)

    2. 一种绳驱与气动混合控制的柔性机械臂,发明专利,专利号 202411671429.3,2025.01(第一发明人)

    3. 一种柔性机械臂的锁定装置及操作设备,发明专利,专利号 202410525245.X,2024.07(第一发明人)

    4. 一种连续体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 202510602437.0,2025.07(第一发明人)

    5. 一种基于复杂滚动接触曲面的刚柔耦合关节,发明专利,专利号 CN112809732B,2022.03(第一发明人)

    6. 一种辅助脊柱微创手术定位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CN201710492169.7,2024.02.27(第一发明人)

    7. 一种辅助脊柱微创手术路径定位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 CN201710492169.7,2024.02.27(第一发明人)

    8. 手术器械插入限位机构、手术插入装置及手术机器人,专利号CN201810577161.5,2024.02.27(第一发明人)

    9. 一种C型臂旋转控制方法及辅助C型臂旋转控制的定位架,专利号CN201610415667.7,2019.04.19(第一发明人)

    10. 导向套筒及手术器械,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1710492168.2,2023.12.15(第一发明人)

    11. 用于X射线设备的预对准装置及X射线设备,专利号CN201811016899.0,2021.12.03(第三发明人)

    12. 用于X射线设备的角度检测装置及X射线设备,专利号CN201811016898.6,2021.12.03(第二发明人)

    13. 一种获取椎弓根标准轴位图的方法,专利号CN201610415666.2,2019.08.24(第二发明人)

    14. 一种连续体机器人,发明专利,专利号 CN202110470975.0,2023.10.03(第三发明人)

    15. 一种连续体机器人的执行臂,发明专利,专利号 CN202110465707.X,2022.09.06(第二发明人)

    16. 一种线绳驱动机构,发明专利,专利号 CN202110465751.0,2022.10.11(第三发明人)

    17. 一种改进型辅助脊柱微创手术路径定位装置,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1710530767.9,2024.01.30 (第三发明人)

    18. 手术路径定位器及手术器械,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1910216341.5,2024.06.25 (第三发明人)

    19. 一种脊柱椎弓根螺钉植入路径规划方法,专利号CN201710492167.8,已公开(第一发明人)

  • 计通NEWS
  • 索思